2018年中国种植体行业占有率:国产替代进口空间非常大【图】
发布时间:2018-07-23 09:22
点击量:次
一、种植体是种植牙核心耗材
种植牙手术的主要耗材包括种植体、种植基台、牙冠、修复材料。种植体是植入牙槽骨中,为整个种植系统提供支持、固位作用,是种植牙的核心部件。种植基台是种植体裸露在牙床黏膜外的部分,主要功能为连接、固定安装在其之上的牙冠,牙冠即我们日常所说的“假牙”、“义齿”。修复材料一般包括口腔修复膜和骨粉,用于创口修复,二者既可联合使用,也可单用口腔修复膜,视患者的颌骨缺损情况而定。
全球种植体和假牙市场规模在2017年达到89.8亿美元,预计未来6年复合增速6.5%,2023年达到130.1亿美元。全球主要种植体企业包括瑞士Straumann,美国DENTSPLY,美国Zimmer Biomet,美国Danaher(收购瑞典Nobel种植牙),西班牙AVINENT Implant System,美国Henry Schein,韩国Osstem,韩国DIO,德国Merz,美国BICON,日本Shofu Dental,瑞士Thommen Mecial和南非Southern Implant等。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种植体的价格是决定种植牙成本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对口腔医疗机构的种植牙价格进行了调研,目前市场上单颗牙种植的总体费用约为8000-22000元,收费项目主要包括种植体、种植基台、牙冠、修复材料和手术费用。种植体依据材质、工艺和来源,价格在一颗3500元至12000元左右。种植基台的价格一般在1500元以上。目前主流的全烤瓷牙冠一颗的价格约为2500元。修复材料方面瑞士盖氏的Bio-Gide修复膜和Bio-Oss骨粉的组合价格在2500元以上,国产代表正海生物的海奥口腔膜和骨粉的组合价格约为1000-1500元。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国产种植体替代进口的空间非常大
进口种植体在国内占有率超过90%。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机构所使用的人工种植牙系统基本全部为外资占据,我们估计外资在国内的占有率超过90%。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也是种植牙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开发难以进一步加快的主要原因。
我们判断,国产种植体占有率不高的原因:
第一,在技术上,国产和进口的表面处理工艺可能存在一定差别,但参考关节骨科等耗材,我们认为国产的表面处理技术追上进口的难度并不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口腔种植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盈利战略研究报告》
第二,目前多数植牙患者的收入水平较高,而且患者和医生都较为迷信进口产品,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留在体内的种植体耗材,不少患者更愿意多花几千元而使用进口材料;
第三,即使面对价格敏感的人群,一些韩国种植牙系统的价格也不高,使国产的价格优势不明显。
目前我国共有10款国产种植系统获批上市,其中安联和天玺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的8款牙科种植系统中,仅有华西的CDIC和莱顿的BLB被业界公认为达到了国际水平,但CDIC主要供华西口腔医院自用,在其他医疗机构中使用比例较低;莱顿的
BLB定位于中低端,其高端产品线实际是代理的意大利B&B系统。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种植牙手术的主要耗材包括种植体、种植基台、牙冠、修复材料。种植体是植入牙槽骨中,为整个种植系统提供支持、固位作用,是种植牙的核心部件。种植基台是种植体裸露在牙床黏膜外的部分,主要功能为连接、固定安装在其之上的牙冠,牙冠即我们日常所说的“假牙”、“义齿”。修复材料一般包括口腔修复膜和骨粉,用于创口修复,二者既可联合使用,也可单用口腔修复膜,视患者的颌骨缺损情况而定。
全球种植体和假牙市场规模在2017年达到89.8亿美元,预计未来6年复合增速6.5%,2023年达到130.1亿美元。全球主要种植体企业包括瑞士Straumann,美国DENTSPLY,美国Zimmer Biomet,美国Danaher(收购瑞典Nobel种植牙),西班牙AVINENT Implant System,美国Henry Schein,韩国Osstem,韩国DIO,德国Merz,美国BICON,日本Shofu Dental,瑞士Thommen Mecial和南非Southern Implant等。

市场上常见的几款口腔种植系统外形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种植体材料类型多样,现阶段钛合金为主流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种植体的价格是决定种植牙成本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对口腔医疗机构的种植牙价格进行了调研,目前市场上单颗牙种植的总体费用约为8000-22000元,收费项目主要包括种植体、种植基台、牙冠、修复材料和手术费用。种植体依据材质、工艺和来源,价格在一颗3500元至12000元左右。种植基台的价格一般在1500元以上。目前主流的全烤瓷牙冠一颗的价格约为2500元。修复材料方面瑞士盖氏的Bio-Gide修复膜和Bio-Oss骨粉的组合价格在2500元以上,国产代表正海生物的海奥口腔膜和骨粉的组合价格约为1000-1500元。

市场不同档次种植体价格差距较大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国产种植体替代进口的空间非常大
进口种植体在国内占有率超过90%。目前我国口腔医疗机构所使用的人工种植牙系统基本全部为外资占据,我们估计外资在国内的占有率超过90%。进口产品价格昂贵也是种植牙成本居高不下,市场开发难以进一步加快的主要原因。
我们判断,国产种植体占有率不高的原因:
第一,在技术上,国产和进口的表面处理工艺可能存在一定差别,但参考关节骨科等耗材,我们认为国产的表面处理技术追上进口的难度并不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口腔种植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盈利战略研究报告》
第二,目前多数植牙患者的收入水平较高,而且患者和医生都较为迷信进口产品,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留在体内的种植体耗材,不少患者更愿意多花几千元而使用进口材料;
第三,即使面对价格敏感的人群,一些韩国种植牙系统的价格也不高,使国产的价格优势不明显。
目前我国共有10款国产种植系统获批上市,其中安联和天玺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的8款牙科种植系统中,仅有华西的CDIC和莱顿的BLB被业界公认为达到了国际水平,但CDIC主要供华西口腔医院自用,在其他医疗机构中使用比例较低;莱顿的
BLB定位于中低端,其高端产品线实际是代理的意大利B&B系统。

目前国内获批进口种植体名单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仅有10款国产种植牙系统获批上市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热点